遠景農業規劃設計 經典案例——岳池麻柳河河道整治與綠化景觀設計
偉人故里 生態之鄉
岳池屬川東地區偏濕性常綠闊葉林亞熱帶盆地底部丘陵低山植被區,柏樹廣泛分布于鈣質紫色土地上,在土層深厚的地區間有油桐、青岡等樹木。馬尾松林多分布于高丘頂部和江河沿岸的沖積土地上。全縣林地41.8萬畝,其中成片林28.8萬畝,經濟林13萬畝,林木覆蓋率達26.5%
岳池縣隸屬一代偉人鄧小平故里-----四川省廣安市,位于華崟山西麓。縣府所在地為九龍鎮,因盛產水稻而享有“銀月池”之美譽,麻柳河位于縣城東部。岳池處在四川盆地東部,渠江和嘉陵江匯和處的三角臺地,北緯30度15’—30度48’,東京106度7’—106度44’。東鄰廣安區東南華街崟市,南;臨重慶合川市,西南連接武勝縣,西,北界南充高坪區,東北倚南充蓬安縣。縣境南北長59.66公里,東西寬59公里.幅員面積1457平方公里。
遠景設計研究院此次針對岳池麻柳河河道主要進行河道整治與綠化景觀設計,讓整個麻柳河濱水公園不僅展現田園風光,還設計中校之禮景區和文化溯源景區彰顯岳池文化底蘊,最后結合現代碼頭和南宋風情商業街來方便游客游覽休閑。
岳池治理中小河流 造福一方百姓
http://sannong.newssc.org/system/2012/06/03/013539590.shtml
岳池縣位于四川盆地以東,華鎣山西麓,渠江與嘉陵江交匯處的三角臺地,因盛產稻米古往今來就被譽為“銀岳池”。縣內有43鄉鎮、1個翠湖景區管委會,幅員1547平方公里,人口119萬。縣境各類河流呈樹枝狀,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10條274公里,大于200平方公里的有4條167公里。多年以來,該縣中小河流防洪基礎薄弱,防洪形勢嚴峻,制約了社會經濟發展。
隨著2011年中央、省市委一號文件的頻布以及中央、省市委水利工作會議的召開,廣安市岳池縣水利建設在“統籌規劃、加大投入、有序管理、強化建設、提高質量、注重效益”方面步步深入,“大手筆保障防洪安全,整治水環境、治理中小河流,打造城市之魂”成為當地縣委、縣政府改善民生的一項工作重點。
從2011年春季開始,岳池縣在省市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全國中小河流治理項目為契機,結合縣城防洪體系建設、東湖(公園)景區打造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在今年春節前,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了被當地人民引以為豪的“長灘寺河花園段”建設任務。共整治河道3.2公里,修建鋼閘景觀水壩一座,橡膠壩2座,完成投資3730.2萬元,其中:中央補助968萬元,省級財政投入80萬元,其余2682.2萬元由縣財政直接擠入,使得昔日水道狹窄、水質混濁、臭氣撲鼻的長灘寺河呈現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壯美景象,科學發揮了中央、省級資金“四兩撥千斤”的巨大作用。
據悉:通過“重規劃,著力打造環境工程;重建設,著力打造德政工程;重質量,著力打造優質工程;重監督,著力打造廉政工程;重保障,著力打造富民工程”,目前,該縣已累計治理中小河流10條44.2公里,新建堤防16處15.9公里,加固堤防52處28.3公里,疏浚河道8條31.7公里,綠化河道10條139公里,從而維護了26.5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避免了縣內18.2萬畝耕地受災。同時,通過中小河流有效治理也取得了“抗洪能力顯著增強,生命財產有效保障,城鎮品位全面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改善”的顯著成效。
淺析岳池麻柳河河道整治項目
基于縣城的整體發展構思,對規劃河段進行綜合全面的分析,并整合當地文化。歷史的民俗風情等資源,將麻柳河兩岸建設成集體休閑。步行,綠化,景觀為一體的生態文明畫廊道,使麻柳河成為岳池縣最重要的景觀門戶。同時與岳池縣城即將打造的南宋文化街區相結合,激發岳池縣城市的活力,塑造岳池新的城市形象。遠景設計在設計中主要有5個主題:“緣”——文化溯源、“院”——農家復樂、“緣”——忠孝之禮、“園”——田園風光、“苑”——南宋遺韻,從麻柳河上游湖畔開始,設計了文化風情走廊、農家復樂院、慶典廣場、主題公園等。讓居民游客們既能欣賞風景美,也能閱讀岳池的歷史美、精神美。。
遠景設計師在本案設計中,試圖挖掘岳池特有的鄉岳文化、巴渝文化及民間藝術文化,并將其作為設計構思的源泉。在設計手法上采用明快、簡潔的設計風格,以體現麻柳河的現代氣息,同時結合農家元素,通過意象化的田埂、菜畦、竹林、麥田、水渠等,讓使用者徜徉在現代都市的公共空間時,也能感受農家輕松、休閑的氛圍,品味城市中難得的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