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四川武警定制酒,五糧液武警定制酒,五糧液銷售中心
北京中海明潤商貿有限公司,孫海明,1-3-7-1-7-9-2-4-6-9-0
【第二回】60年的秘密
解放初期,宜賓許多酒廠皆被“公私合營”,因尹家當時已沒有人從事酒業生產,其16口酒窖閑置。1952年,尹伯明與宜賓國營二十四酒廠廠長賈善寶簽署租約,將16口酒窖以及其他生產工具、生產用房租給酒廠,租期兩年。租約中明確16口酒窖是獨立于廠房的。
后來,國營二十四酒廠改名叫宜賓國營釀酒廠,雙方繼續簽署租賃合同。其間,1954年政務院(國務院前稱)發布了《公私合營工業企業暫行條例》,到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但整個“公私合營”并沒有涉及“尹長發升”16口老窖。
如果按這樣的思路走下去,也就沒了今天的故事。但不久出現了插曲,1958年國家開始對城市私有出租房屋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私有房屋交由政府管理、收租、修繕,政府把租金的20%左右發給房主,史稱“經租”。因為中央出臺了文件,尹伯明積極響應,將租賃給國營宜賓酒廠的5間廠房申請國家經租。
文革期間,尹伯明被打成宜賓的“三號特務”(一號和二號分別是宜賓市委書記和宜賓市長),下放“五七干校”勞動改造,并扣上了“叛徒”、“特務”、“劉少奇同伙”三頂帽子。后在干校病逝。1980年平反昭雪。其間16口酒窖一直被宜賓五糧液酒廠“租賃”著。
1993年,五糧液酒廠與尹伯明的兒女簽署了《換約續租協議書》,“繼續租用長發升16口老窖池”用于釀酒,并一次性結清歷史欠賬。其后,雙方又4次簽署租約,租金一直支付到2009年12月31日(租金每年23.1萬余元)。
尹家與五糧液公司的酒窖租賃協議被以“是商業秘密”為由,要求尹家后人嚴格保密,并一直“沉默”了近60年。要不是這次酒窖產權之爭,公眾還不會知道這個秘密
【第三回】老窖價值幾何
2005年6月,國家博物館收藏了五糧液公司送來的一個“國寶”:一塊從“尹長發升”老窖里取出的比黃金還貴重的泥巴。
自明朝開國之年至今,“尹長發升”老窖未曾間斷使用,是世界釀酒領域現存最古老的酒窖。酒窖中生長著數以億萬計的有益微生物活體,是異常罕見的“活文物”。600年老窖賦予了五糧液酒豐富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使得酒香更醇厚,同時,窖齡長可以減少酒中有害物質比例,提高酒中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在五糧液公司的官方網站,可以看到如下介紹:這16口明代古窖池經幾百年的連續使用和不斷維護,成為我國唯一現存最早的地穴式曲酒發酵窖池,五糧液一直使用至今,而其他酒廠所宣稱的古窖只是一個遺址而已。
那么,這16口明代古窖池有多少比黃金還貴的“泥巴”?據估算,16個窖池有這樣的“泥巴”26.4噸。
記者查閱了2001年4月廣發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關于宜賓五糧液股份有限公司資產置換及重大關聯交易的獨立財務顧問報告書》,報告書顯示,五糧液酒廠將507、513、515、517和607五個釀酒車間(未包括16口明代老窖所屬的501車間)作價20多億元,置換進五糧液公司。這些生產車間的主要資產就是酒窖。報告書說,“窖池不同于一般實物資產,是一種特殊的生產設備,其價值不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少,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值(即常說的:窖池是越老越好)。窖齡越長其優質酒的出酒率越高,創造的效益越大。”
國寶級的600年老窖池,中國唯一,世界唯一,是無價之寶了。
2009年,“長發升”600年老窖上報國家文物局,正式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600年老窖與傳統釀酒技藝也正式“申遺”:古窖池群申請“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釀酒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實,‘長發升’老窖早就應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尹孝功告訴記者說,“在瀘州老窖申報之前,我們多次催促五糧液公司,要他們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但他們一直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