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有解幾種密度?如何定義?
單位體積粉塵的質量稱為粉塵的密度, 單位為 kg/m3、
g/cm3 。 根據體積計量的不同, 粉塵密度可以分為真密度、 假密度和堆積密度三種。
(1)真密度
若所指的粉塵體積不包括粉塵顆粒之間和顆粒內部的空隙體積, 而是粉塵自身所占的真實體積, 則以此真實體積求得的密度稱為粉塵_的真密度 。 當固體磨碎所形成的粉塵在表面未被氧化時,其真密度與母料密度相同 。
(2)假密度
若粉塵的體積包括顆粒內閉孔、氣泡、非均勻性等, 則計算所得的密度稱為粉塵的假密度。光滑、 單一以及初始狀顆粒所具有的假密度與真密度相等。
(3)堆積密度
呈堆積狀態存在的粉塵 (即粉體) , 它的堆積體積包括顆粒之間和顆粒內部的空隙體積, 以此堆積體積求得的密度稱為粉塵的堆積密度。 由于測定方法不同, 堆積密度又分為如下三種。
① 充氣密度 將已知質量的顆粒裝入量筒內, 顛倒揺動之, 再使筒直立,待顆粒剛剛全部落下時讀取其體積而算得的密度。
② 沉降密度 又稱自由堆積密度。指以①的方法,在顆粒全部落下后,再靜置2min,讀其體積而算得的密度。
③ 壓實密度 指以①的方法, 在顆粒全部落下后,再加以振動,使顆粒相互壓實,讀其體積而算得的密度。
同一種粉塵的堆積密度不大于其真密度。具有凝聚和黏結性的初始粉塵顆粒(如煙生飛灰、炭黑、金屬氧化物等)的真密度要比假密度大, 比其堆積密度可能大幾倍。
若將粉體顆粒間和內部空隙的體積與堆積粉體的總體積之比稱為空瞭率,則它與粉塵真密度和粉塵堆積密度的關系為
Pb = (l-E)Pp
式中, 島為塵粒堆積密度, kg/m3, ,pp為塵粒真密度, kg/m3; .g為空隙率。
儲灰倉由哪些部分組成? 設計儲灰倉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儲灰倉是除塵 輸灰系統中儲存粉塵的必備裝置 。 它由主體設備和輔助設備組成。 主體設備包括灰斗、 筒體、 框架、 梯子平臺、 氣固分離裝置、 防棚灰裝置和料位計等; 輔助設備包括插板閥、 卸灰閥、 粉塵吸引裝置、 加濕機和運塵車等 。
設計儲灰倉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儲灰倉的儲灰量需按24~48h的粉塵量來計算, 或按運塵車1~2次運輸塵量確定。
(2)儲灰倉一般設計成圓筒形,其高徑比約為1。對松散粒狀粉塵,儲灰倉可設計得高些;對密度大、黏度大、顆粒微細的粉塵, 儲灰倉可設計得矮些。
(3) 儲灰倉的灰斗央角視粉塵安息角而定, 一般比粉塵安息角小2~5°。
(4) 運塵車采用真空吸塵車時, 儲灰倉下部應配置 XY15J 型吸引裝置;采用罐式卡車時,應配置3GY型吸引裝置。無塵卸灰時, 為避免粉塵飛揚污染環境, 用卸灰同直接從運塵率卸灰,同時在卸灰閥四周設置吸塵罩。
(5)測量儲灰倉塵量多少的料位計應裝2個(高、低各1個)。
(6)防棚灰裝置有空氣泡和振打電機兩種,對黏而細的粉塵以空氣泡為宜。
(7)氣固分離裝置可采用簡易手動袋式除塵器,過油面積10m2左有; 如果沒有氣固分高裝置, bi須在上部安裝排氣管道, 并接入除塵管道。
除塵布袋注意事項:
除塵器改造工程中,除塵布袋在進行的換袋的過程中,多數的布袋會因使用時間過長而發生腐蝕、老化、僵硬、收縮的現象發生。人工換袋的過程中,由于收集的粉塵過細,具體的操作人員要佩戴防塵面罩進行防護,佩戴護目鏡及風帽,baozheng自身而后進行對除塵布袋的拆除工作。
更換除塵布袋有以下幾點注意事項:
1、單節式除塵骨架,一般都會有空間進行換袋的作業,先將除塵骨架布袋一同取出,用刀或使用其它工具將附著在除塵骨架上的除塵布袋去除。(工作中切勿損傷除塵架)
2、多節式的除塵骨架結構,可在接頭處割開除塵布袋將除塵骨架拆分,移到開闊地后將除塵布袋移除。
3、除塵布袋安裝中務必baozheng除塵布袋的尺寸與安裝尺寸一致,布袋除塵器的加工不完善也是除塵布袋易產生問題的所在。除塵布袋安裝好后,除塵布袋的口部密封嚴密,手很難轉動。
4、除塵布袋口部完全彈開,安裝好后沒有余量。
5、除塵布袋帶有卡箍吊帽結構的要做好緊固工作,以防掉落或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