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式、 分散式和集中式除塵系統備自的特點是什么?
(1) 就地式除塵系統
就地式除塵系統,即除塵器直接坐落在產生設備上或lift近,就地捕集粉塵, 凈化含塵空氣 。 它可專門解決一臺設備或一兩個揚塵點的防塵同題, 適用于排風量不大的揚塵點 。
就地除塵系統的特點是: ①單點除塵, 無吸塵章、 吸塵管路及卸塵裝置, 系統簡單, 布置緊湊, 操作簡便, 維護管理方便; ②外形尺寸小,處理的含塵氣體量小。 但由于此系統中粉塵被直接卸放在工藝設備上, 使物料含粉率提高, 增加了下道工序的揚塵量 。
(2)分散式除塵系統
分散式除塵系統是把一些產塵點用集氣單和管道連接到同一個除塵器里,共同使用同一臺風機,構成一個除塵系統。它適合于同一工藝設各或同一生產流程中相距較近的除塵排風點。分散式除塵系統的特點是: ①合理利用廠房空同布置設備, 能夠較好的適應場地條件;②管路較短,分支管較少,布置簡單,平衡阻力調節簡單 i ③系統操作簡便, 運行效果比較可靠, 可由生產操作人員兼管運行。其缺點是粉塵回收較困難。
(3)集中式除塵系統
集中式除塵系統是把許多產塵點甚至全車間或全廠的產塵點集中到一個除塵系統處理。 它適合于產塵點多、 相對集中、 各點排風量大, 且有條件設置大型除塵設施的情況 。
集中式除塵系統的特點是: ①處理風量大、 連接的除塵排風點多; ②高等凈化設備如袋式除塵器、 電除塵器等的配用, 有利于降低大氣污染; ③除塵設各集中布置, 排塵量大, 有利于粉塵的統一處理和回收利用, 減少了二次揚塵。 其缺點是: 占地面積較大,初始投資和運行費用均較高;管網長,阻力大,不易平衡, 管路設備易磨損和增塞, 運行調節困難 。
什么叫做“三狀態”清灰法?
采用兩狀態清灰時,由于履帶吸癟時間較短(10-20s),靠灰斗較近的港袋下部所抖落的粉塵尚能落入灰斗,而在濾袋長度大時, 濾袋上部抖落的粉塵來不及進入灰斗, 吸癟的時間即結束, 而被接下來的過濾氣流帶到濾袋上, 產生所謂 “再吸附” 。 為了防止這種現象,在“鼓脹”與“反吸”(吸癟)之后增加了“沉降”過程,即采用“鼓脹-反吸-沉降''三個狀態,這就是所謂“三狀態"清灰法。
根據清灰程度, “三狀態”清灰有兩種形式: 集中自然沉降和分散自然沉降。
(1)集中自然沉降
這種清灰制度是濾袋在進行兩狀態清灰后,集中一段時間使其靜止自然沉降。 自然沉降是通過同時關閉排風口 (或進風口) 及反吹用風口, 使濾袋內無流通氣流來達到濾袋靜止狀態, 從而為濾袋內抖落的粉塵創造一個自然沉降的條件。
(2) 分散自然沉降
這種清灰制度是在濾袋每次吸癟和鼓脹之間安排一段靜止時間, 使濾袋內側抖落的粉塵有可能進行自然沉降 。
自然沉降狀態所需要的時間與濾袋的長短以及粉塵性質有關, 一般濾袋較長, 粉塵密度較輕, 需要自然沉降的時間就越長 。
各種清灰程序都由時間繼電器的調節來實現,通過時間繼電器的控制, 就可按事先安排好的清灰程序, 操縱反吹風轉換閥門, 進行反吹風清灰。
在生產過程中,固體物料的破碎、研磨、熔融,粉料的裝卸、運輸、攪拌,液態物質的升華,物質的氧化等,均會產生粉塵。如防護措施不健全,會有大量粉塵違散到作業環境空氣中,危害人體健康。
產生粉塵的主要作業有:采礦業的鑿巖,爆破、采礦、運輸;基建業的購道開鑿、采石、筑路;金屬冶煉業的原料破碎、篩分、選礦、冶煉;耐火材料、玻璃、陶瓷、水泥業的原料準備、加工,機器制造業的鑄造、清砂、表面處理;化工、輕紡業的原料加工、包裝等。
按粉塵的來源,還可分為機械過程產塵和物理化學過程產塵兩類。
機械過程產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固體的機械破碎如礦石經領式破碎機、干碾機等進行破碎和碾碎時產生的粉塵。
(2)固體的表面加工如工件經砂輪機、拋光機等進行研磨時產生的粉塵。
(3)物料的篩分碎物料在篩分過程中產生粉塵。
(4)物料的轉運和裝卸細碎物料經度帶機、提升機等進行運輸和裝卸轉動過程中產生的粉塵。
(5)容器裝料如各種細碎物料的儲料箱、料倉、料斗等在進料時產生的粉塵。
(6)細碎物料的散放和清掃如干燥坑的墊砂、窯砂清理以及打掃衛生等發生的粉塵。
(7)粉料成型如壓磚機對模具中的物料進行沖壓的過程中產生的粉塵。
物理化學過程產塵,即物料在發生物理、化學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粉塵。例如,冶煉過程、燃料燃燒過程.金屬han接過程等。這些過程產生的粉塵,直徑一般在3μ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