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除塵器維護檢修:
1. 安裝完畢后,各傳動部分均應加注潤滑油,然后試轉一下檢查減速器是否反轉,如反轉,應立即重新接線,以免損壞機件,確實無誤再正式啟動。
2. 頂蓋合上后,應先試其旋轉是否靈活,頂蓋與清潔室外圈結合處應用橡膠密封,baozheng頂蓋下合時的密封性。
3. 濾袋框架外面套上濾袋(絨毛朝里),袋口與導口用壓條栓緊,防止漏氣,然后小心插入花板中(注意不使濾袋劃破或劃傷),尾端錐肖插入下托架相應的定位圈中,上部導口框下面放上橡膠圈后用壓板斜肖壓緊。
4. 反吹風旋臂傳動機構安裝時要注意上下垂直,旋臂回轉平面與框架導口上平面平行且保持2—4mm距離。轉動要靈活,風口翻轉裝置與撞頭位置恰當,翻動正確靈活。
5. 花板的梯形孔應與下托架上的相應定位圈垂直,防止放入濾袋框架后上口歪斜漏氣。
6. 花板與托架,托架與擱圈之間應嵌入密封填料,然后緊固及調整螺栓,使花板平面與轉臂反吹風口平 行且baozheng62mm距離。
7. 各入孔門、防爆門、觀察孔等處,均應有橡膠條,以baozheng其密封性。
8. 灰斗過濾室筒體,清潔室等各法蘭之間應嵌入密封填料才能擰緊螺栓,防止漏氣。
以下介紹幾種常用的粒徑分布測定方法。
(1)顯微鏡法
常在放大率 450~ 600 倍的顯微鏡下對塵粒進行逐個測量, 從而取得定向徑、定向等面積徑、投影面積徑等(見圖2)。在湖 量時整個視野范圍內的塵粒數不得超過 50~70個, 避免粒子間的重疊, 每次zui少測量200個以上 。 光學顯微鏡可以測定微米級的粒徑, 電子顯微鏡可以測定納米級的粒徑 。
(2)篩分法
取25~200g塵樣(一般取100g作為標準),通過--一一套篩子進行篩分, 按不同篩孔上的殘留量計算出小同粒徑范圍的顆粒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數 。 我國采用泰勒標準篩, zui小孔目 40μm。 篩分法可用手工和振篩機篩分, 任一一種篩分都要求每分鐘通過每只篩子的塵量不超過 0.o5g或篩上塵量 (未通過篩孔, 留在篩上的粉塵量)的 0.1%。
(3)細孔通過法
常用庫爾特 (Coulter) 計數器測量, 它使塵粒在電解介質中通過孔口, 由于電阻的變化而引起電壓的波動, 電壓波動值越大, 則塵粒的體積越大。 此法測得的是等體積徑, 測得的范田為 0.6~ 500μm此法需要的試樣少(2mg),分析快,只需幾十秒鐘。'
(4)沉降法
制定此法的依據是不同大小顆粒在液體介質中的沉降速度各不相同這一原理, 它是氣體除塵試驗研究中應用zui廣泛的方法 。
塵粒在液體中做等速自然沉降時所達到的zui大速度可用斯托克斯公式表示,所測粒徑為斯托克斯徑(ds)。由于直接測各種生_粒的沉降速度比較困難, 因此用塵粒的沉降高度 H(m) 和沉降時間 i(s)來計算沉降速度。
【布袋除塵器運行條件】
布袋除塵器在正常的作業運轉中,因為設備的密封及風速挑選會形成除塵設備處理不完全而形成塵埃外泄,進而影響到布袋除塵器的正常運轉,使其排放不合格,我們分析主要由以下3種原因:
1.設備密封:布袋除塵器是由凈氣室上箱體及會斗等部分拼裝而成的,其中查看門及上箱與會斗銜接處是由螺絲銜接,如在進行銜接作業時為加裝密封條或密封條不合格,會形成塵埃外泄。
2.過濾風速:布袋除塵器的濾料一般分為常溫及高溫兩種,常溫風速控制在1.0-2.0之內,高溫風速應控制在0.8-1之間,如風速過高,會形成塵埃在濾袋外表粘附力過強,脈沖噴出后灰塵敏捷粘附在布袋外表,從而使除塵設備阻力增大而發生塵埃外泄現象。
3.除塵布袋挑選:除塵布袋作為布袋除塵設備的重要組成部件,在布袋除塵設備的過濾過程中起到不行代替的作用,若除塵布袋的克重不足或密度過小等均會形成布袋除塵設備塵埃外泄,從而形成除塵設備不合格。